知名大三甲医院骗保案余波:骨科医生背后的那些“暗流”涌动
2022-06-06 10:34:19 来源: 华夏时报
关注河南热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高值医用耗材巨大的利润空间,让骨科医生在为他人疗伤的同时,自己也在刀尖上跳舞。

5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下称“武汉同济医院”)挂号平台上看到,患者找骨科专家看病有义诊和专家号两种选择,义诊挂号费0元,骨科普通号全部显示“不定”。

武汉同济医院不久前刚刚因欺诈骗保被处罚。4月20日国家医保局通报,同济医院在2017年1月—2020年9月期间,通过串换、虚记骨科高值医用耗材,骗取医保基金2334万余元,共被处罚金5900万余元,暂停骨科8个月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医药服务。

据媒体报道,义诊上线和骨科医保停用基本在同一天,这或是武汉同济医院想挽回一点口碑。武汉同济医院热线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骨科专家义诊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具体到何时结束尚未接到通知。

本报记者注意到,除义诊外,该院骨科专家门诊挂号费全部降低,比如此前骨科主任医师、原武汉同济医院院长陈安民作为知名专家门诊挂号费要收301.5元,现在义诊挂号费是0元,专家门诊挂号费是26.5元。

在国家医保局的飞行检查中,武汉同济医院还被发现2021年其他医疗行为涉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9107.41万元,正进一步核实处理。另外,关于武汉同济医院骗保事件背后是否牵涉到同骨科耗材供应商之间利益关系还未获官方证实。 武汉医保局通报称,依法依规向有关部门移送该案线索。

医药产业战略顾问周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此大三甲医院骗保事件令人震惊之余,也敲响了警钟,骨科诊疗特点和高值医用耗材应用都导致腐败、骗保案件易发,除了加强医疗行业纠风整顿外,对高值医用耗材的全面监管也是重点。

盛名之下骗保爆雷

公开资料显示,武汉同济医院是国家卫健委直属的44家三甲医院之一,连续十年位列全国公立医院排行前十。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于1900年在上海创建同济医院,1955年迁至武汉。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来到武汉同济求医,根据《看医界》公布的数据,武汉同济医院2019年门诊量为632.81万人次,在全国大三甲医院中也是翘楚。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湖北省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武汉同济医院骨科也是颇具盛名,在位于武汉同济医院主院区中心的外科大楼中,骨科住院部占据了三层,共有330张编制床位。目前骨科主任和学术带头人是李锋教授。

武汉同济医院官网介绍,2000年以来,武汉同济医院骨科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院级等科研项目178项,累计科研经费逾7000万元。同时,还承办了一本骨科专业杂志——《骨科》,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在如此顶级的医院、顶级的科室还是发生了利用骨科高值耗材骗保的事情。

2022年3月,国家医保局根据举报线索,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对武汉同济医院进行飞行检查,调查组检查发现武汉同济医院存在串换、虚记骨科高值医用耗材,骗取医保基金问题。

武汉市医保局责令同济医院整改,对检查发现的骗取医保基金金额418万余元,处以顶格五倍罚款;对该医院自查并主动退回骗取医保基金金额1915万余元,处以两倍罚款,共计处罚5924万余元。

对此,4月19日,武汉同济医院发公告表示,对医保基金违规使用问题,深刻反思,组织工作专班,积极配合进行深入调查。对处罚完全接受,坚决整改,将严格按照国家医保局和省市医保局的要求,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追责机制,严肃处理涉事人员,举一反三,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发生。

目前,医保基金损失已全部退回,罚款已全部执行完毕。

近两年,国家医保局持续掀起打击医疗机构骗保风暴,2021年专项整治行动中,全年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70.8万家,查处41.1万家,追回医保资金234亿元。“这可是同济啊!”网友纷纷在评论中感叹,至此,还有很多人没有从这起骗保案的震惊中缓过神来。

骨科医生的回扣“魔咒”?

据“财经大健康”报道,有知情人士称,武汉同济医院被举报的对象是某骨科供应商和医生,其违规行为中牵涉到骗保的细节。

骨科是医疗腐败的重灾区。骨科手术多,使用耗材多样,价格昂贵,比如一颗关节软组织挫伤手术使用的锚钉就要七八千元,成为医疗器械、耗材经销商们 “围猎”的重点,骨科医生、主任卷入受贿、骗保等案件在近几年呈现高发态势。

2016年6月,江苏省一大批骨科主任、副主任集体落马,令全国医疗界为之震惊。扬州市检察院接连发布公告,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陆某、骨科副主任王某光、骨科副主任傅某,常州市人民医院武进医院骨科主任王某解,高邮市中医院骨科主任曹某,宝应县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纪某亮等均因涉嫌受贿罪落马。

2019年7月,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重庆某医院骨科主任李某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50万元。2009年至2018年2月,李某利用负责骨科高值耗材采购的职务便利,先后收受好处费共计280余万元。

2022年3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骨病外科原主任胡东山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40万元。胡东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骨病外科使用骨科耗材方面为8家公司提供帮助,170余次收受回扣共计228万余元。

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2021年1月发表文章《医疗领域反腐:有人一手把脉问诊,一手袖里吞金》,其中总结医疗卫生领域腐败问题的发案规律与特点,除了“一把手”腐败、医疗机构人员与供应商内外勾结这些典型特点,关键岗位涉案人员的比重也比较高。

新一轮的医疗机构整改启动。2021年9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再次强调禁止医务人员薪酬与科室、个人业务收入直接挂钩。

2022年4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的通知》,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并强调了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公布的18种医用耗材的收入,其中骨科、心血管介入这两类高值耗材成为两大重点监控种类。

同时,意在打压灰色收入,压缩耗材定价中的“水分”,近两年,骨科高值耗材集采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2021年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高值耗材集采中,平均降价将超过八成,此前,河南牵头了12省联盟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集采。湖北省于2022年4月25日落地执行人工关节高值耗材国采价。

为了遏制药械企业带金销售,涉及医药产业链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按照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启动的医药价格和信用评价制度,将医药企业与医药代表、代理商进行信用绑定,涉及商业贿赂的医药企业将面临着失去省市甚至全国集中采购的“入场券”。

据国家医保局信息,截至2021年9月中旬, 已有5家企业因“商业贿赂”被相关省份定为“严重”失信,相关医药产品被当地中止挂网采购;有14家企业存在给予“回扣”等失信行为,按规则被定为“中等”失信,相关医药产品被“亮黄灯”,在医疗机构下单采购时,平台会给予风险警示;有50家企业失信情节较为轻微,被定为“一般”失信,受到提醒告诫。

“骨科高值耗材集采就像一把手术刀,从关键的价格部分开始切割带金销售的‘毒瘤’。”周树认为,随着医疗机构和耗材行业的进一步整治清理,骨科医生们才能彻底摆脱回扣的“魔咒”。

责任编辑:孙梦圆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