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约1000万人都有这个病,如何有效治疗?
2022-02-26 17:16:42 来源: 大河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郑超文受访者供图

突然感觉心跳不规律?可别不当回事儿。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作为21世纪的流行病,房颤发病率高,中国大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房颤有哪些症状和危害?又该如何治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陶海龙给出专业解答。

心房跳动杂乱无章,房颤发病率约为0.7%

刷剧上瘾熬夜、工作加班太久、剧烈运动过后……往往在这些时刻,我们都可能有心律失常的感受。

心律失常,顾名思义,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和传导发生问题。在生活中较为常见,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一种或几种。比如早搏,有人形容是“心动”的感觉,突然心跳漏了一次、加快,或者有落空感。

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俗来说就是心房跳得不规律了,心房乱发指令,导致心房各部分的心肌各自为政,杂乱无章地自行收缩,每分钟心房可以 快 到350-600次,让心房失去了泵血的功能,而且这个过程毫无规律,进而影响整个心脏的正常跳动。

数据显示,房颤发病率约为0.7%,中国大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年轻人也有发病,不过6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更高。

房颤发作较为“隐蔽”,其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

房颤相关症状主要是心悸、气短、头晕,严重者在房颤转复时还可导致黑矇甚至晕厥。然而有大约30%患者房颤发作时是没有迹象的。

陶海龙回忆,曾有一个30岁患有心肌病的男子,每次房颤发作都非常严重,需要住院治疗,但他属于阵发性房颤,发作不超过一周,甚至多数时候在48小时内会自行终止,这给医学诊断带来了不确定性,“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他总觉得会自然终止,心存侥幸心理,经历了两三次心衰,却迟迟没有进行介入手术。”

然而,房颤的危害不容小觑。其主要症状是心悸、气短、头晕、自觉心跳不齐、心动过速等,严重可引起心力衰竭及血栓栓塞,如脑梗塞、四肢动脉栓塞等。

以血栓栓塞为例,房颤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房颤作为21世纪的流行病,发病率高,其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陶海龙提醒公众,通常数心跳、摸脉搏可帮助早期发现房颤迹象,一些智能手表手环也可以简单监测心律,发现异常迹象时,需要及时就近检查心电图早期确诊房颤,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七旬患者做射频消融手术,术后一年多情况平稳

总体来说,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及栓塞,不会根治房颤;手术治疗可以根治房颤但有一定复发率,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和外科迷宫手术。

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可以达到85%以上,持续性房颤成功率75%以上。针对需要手术处理的房颤患者,越早做手术,成功率越高,预后越好,患者获益也就更大。

陶海龙介绍,有位70多岁的老先生,房颤病史多年,经历过多次脑梗塞,并且患有肢体活动障碍,最终下定决心做手术,“老先生做过射频消融手术后,一年多了,情况很平稳。”

早在2009年,在陶海龙的努力下,房颤介入技术在郑大一附院全面开展,并与国内外医学院所建立广泛合作关系。作为河南最早独立开展此类手术的专家,陶海龙累计消融例数千余例,临床疗效及手术例数达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陶海龙及其团队不断对房颤机制深入挖掘,以科研服务临床,避免房颤术后复发,同时致力于对房颤介入治疗进行科普与推广,为推动基层医院房颤中心建设贡献医者力量。

责任编辑:hN_0105